南美白对虾常见病症之一:对虾白斑综合症517
发表时间:2020-12-09 10:12 对虾白斑综合症是由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引发的一种综合性病症。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主要有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日本对虾杆状病毒、系统性外胚层和中胚层杆状病毒及白斑杆状病毒等。病毒粒子为杆状,包含双链DNA。斑节对虾、日本对虾、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等都能因感染而患病,甚至病重造成死亡。 病虾一般是停食、行动迟钝、体弱、弹跳无力、漫游于水面或伏在池边、池底不动,很快死亡。对虾发病早期头壳出现白色斑点,肉眼就能看到,并且可见对虾肠胃还充满食物,头胸甲不易剥离。后期白色斑点扩大甚至连成片状,严重的全身都有白斑,有部分虾出现空肠空胃,头胸甲很容易剥离。病虾的肝胰脏肿大,颜色变淡且有糜烂现象,血凝时间长,甚至不凝。 白斑病毒的来势较快,感染率较高,死亡率较大。因此,对虾体早期白斑病的确切诊断至关重要。对虾白斑综合征主要是水平传播,经口感染,健康的虾吞食后感染,或健康的虾吞食病虾、死虾后感染。 要选择正规苗场健康无病毒的虾池进行放养。做好养殖池塘的清淤、消毒及培水工作,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可使用乾界“底净片”迅速改善池底环境,高效降解池底泥中大量有机质减少耗氧因子,同时可抑制池底厌氧菌的繁殖。配合使用“乳酸菌”,抑制有害菌生长,改善养殖水体,维持生态平衡。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水质及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保持水体的相对稳定。 另外,需要定期检测对虾的病原体携带情况,针对白斑综合症病毒,华峰生物推出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核酸检测试剂盒,采用PCR-荧光探针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以定量定性的检测出对虾体内所含病原体种类以及数量,便于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止措施,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