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型弧菌的鉴定
弧菌菌株为本实验室5-6月份从海南沿海对虾养殖场中南美白对虾体内分离到。采用TCBS平板分离纯化,挑选黄色单克隆菌株,经分子生物学实验鉴定,对toxR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对,与副溶血弧菌的同源性高达100%,如图1所示;对rpoD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对,显示与溶藻弧菌的同源性高达100%,如图2所示;该菌在TCBS平板上生长如图3所示。弧菌在TCBS上的显色特征和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的结果表明,该黄弧菌为溶藻弧菌。与以往接触的溶藻弧菌不一样的是,这株溶藻弧菌的toxR基因与副溶血弧菌的toxR基因序列一致。
图1 toxR基因测序峰图及序列比对
图2 rpoD基因测序峰图及序列比对
图3 在TCBS上的生长
2.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的致病性比较
2.1副溶血弧菌
研究发现,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EMS),导致该病是一种具有两种毒力因子PirA、PirB的弧菌感染引起的,其中大多数是副溶血弧菌。该病发生后呈现发病范围广、速度快、发病季节不明显的特点。从症状上看,多表现为空肠、空胃、偷死等症状。肝胰脏肿大,质地松软,出现肝胰脏明显萎缩。对虾发病期间,通常在池塘水在缓慢流动或趴伏于池塘边坡上,失去食欲,空肠空胃,该病病情发展十分迅速,死亡率和排塘率极高,从发病少量到排塘,时间最短仅2~3天。
表1 由溶藻弧菌引起的对虾主要疾病
综上所述,在对虾养殖中,副溶血弧菌的致病风险高于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毒力也强于溶藻弧菌。
3.讨论
(1)推测副溶血弧菌的toxR基因已出现基因水平转移;
(2)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的致病性症状、毒力强弱,对药物的敏感、耐药都不同,应以区分,避免滥用药物,以免破坏对虾以及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降低对虾免疫力,破坏水体稳定性。
(3)该株黄弧菌先后在海南、山东检出,有在全国扩散的趋势,苗场/养殖户在弧菌检测中,应避免将该株黄弧菌误检为副溶血弧菌。
参考文献:
[1]牟海津,李筠,包振民等.副溶血弧菌胞外产物对中国对虾的致病性分析[J].海洋与湖沼,2000,21(5):273-280.
[2]杨振泉,焦新安.副溶血弧菌毒力因子及其致病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8, 24(11):1070-1073.
[3]许兵,纪伟尚,徐怀恕等.中国对虾病原菌及其致病性机理的研究[J].海洋学报,1993,15(1):98-106.
[4]陈强,鄢庆枇,马牲.弧菌致病性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06.30(8):83-89.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荣誉资质
走进华峰
产品中心
致病微生物检测系列试剂盒
动、植物源性检测系列试剂盒
宠物疾病病原体检测系列试剂盒
宠物疾病症候群病原体检测试剂盒套餐
水产养殖病害检测系列试剂盒
畜牧养殖病害检测系列试剂盒
益生菌检测系列试剂盒
通用型试剂及酶系列
核酸提取系列试剂盒
仪器设备
其它产品
技术支持
技术背景
专利与文献
公司倡导的标准
技术培训
售后服务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客户留言
技术服务
人才招聘
代理合作
区域代理
寻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