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玻璃苗”成为EMS、肝肠胞虫之后,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又一主要高发病害。有的标粗场因“玻璃苗”排苗近亿尾,局部地区甚至出现养殖户连片发病排塘的情况,发病率高达六成,有些村排塘率高达九成。“玻璃苗”的盛行,是威胁对虾养殖的一大病害。“玻璃苗”的典型症状:患病虾苗活力弱、体色浑浊、空肠空胃、肝胰腺轮廓模糊,虾体颜色苍白、呈无组织结构的玻璃化状态。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高致病性,一旦一个苗池里有个别症状出现,快则2~3小时,慢则7~8小时,全池暴发“玻璃苗”。


图1对虾“玻璃苗”临床表观症状
由于“玻璃苗”前期症状不明显,往往上午还非常活跃,客户准备下午拉苗,但一顿饭后就出问题,有的是头一天晚上非常正常,第二天早上池面漂浮“玻璃苗”,因此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往往防不胜防。面对凶悍的“玻璃苗”,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早发现病原体,阻止病原体的扩散。
关于“玻璃苗”的发病原因,行业里是众说纷纭。专家们的研究成果也指向了完全不同类型的病原体。黄海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发表论文,证明弧菌可以引起“玻璃苗”;而中山大学、宁波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则分别在研究过程中,从“玻璃苗”患病虾苗中分离到了病毒性致病因子,对虾苗人工感染后也会出现“玻璃苗”症状。

图2相关论文的发表
“玻璃苗”到底是一种新的病毒还是弧菌引起,在业内争论不断。完全相同的“玻璃苗”症状,可能是弧菌感染引起的,也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虽然是不同类型的病原体,但都具有相同的高传染性和高致病性的特征。在育苗、选苗过程中,如果只针对其中一种类型的“玻璃苗”病原体进行监控,可能会遗漏另一种类型的“玻璃苗”病原体。为了更好地降低养殖风险,华峰生物推出新产品—“虾苗玻璃化病原体(BLM)核酸检测试剂盒”,该产品可以同时检测弧菌性和病毒性的“玻璃苗”病原体,为减小“玻璃苗”的扩散提供有力武器。